现代科学验证传统智慧,铁棍山药中的活性成分成为糖尿病管理的新方向。
在糖尿病全球患病率持续攀升的今天,传统药物虽能控制血糖,却常伴副作用和长期依赖性问题。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数据显示患者已超5亿,市场对天然降糖产品的需求激增。
在这一背景下,铁棍山药——这一在中国已有3000年药用历史的药食同源植物,正引起科研界的广泛关注。
最新研究发现,铁棍山药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机制协同作用,达到降血糖效果,其综合效果甚至可与某些传统降糖药相媲美。
一、糖尿病现状与山药研究价值
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糖尿病患者从1990年的2亿激增至2022年的5亿,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。
糖尿病不仅本身难以治愈,更严重的是它会引发多种并发症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肾衰竭、神经损伤等。
现代医学主要依靠药物控制血糖,如二甲双胍和胰岛素,但这些药物存在副作用和长期依赖性。
因此,寻找天然、安全的替代或辅助治疗方案成为科研热点。
山药作为中国传统药食同源作物,在现代研究中被证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如多糖、黄酮类和薯蓣皂苷等,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潜力。
其中,铁棍山药作为道地药材,其综合品质在多种山药中位居首位。
二、铁棍山药的营养特性与生物活性成分
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、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技术系统分析了铁棍山药的营养成分,发现其在多项指标上表现卓越。
铁棍山药的水分、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最高,分别为12.23 g/100g、7.17 g/100g和10.43 g/100g。
这些氨基酸中包含谷氨酸、精氨酸等调节糖代谢的关键氨基酸。
在矿物质方面,铁棍山药的钙、钾和磷含量最为丰富,分别达到744.67 mg/kg、173.98 mg/kg和15.38 mg/kg。
这些矿物质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。
铁棍山药在尿囊素和薯蓣皂苷含量方面保持优势,分别为5.97 mg/g和0.43 mg/g。
这些成分在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和保护胰岛β细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主成分分析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显示,铁棍山药以3.844分位居第一,远超紫玉山药和清风山药。
三、铁棍山药降血糖的作用机制
铁棍山药降血糖的作用机制多样且复杂,构成一个多靶点的综合调控系统。
1.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
研究发现,铁棍山药所含的精氨酸等氨基酸能增强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,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。
这意味着山药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,而非简单地刺激胰岛素分泌。
2.抑制糖吸收
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可抑制α-葡萄糖苷酶活性,延缓肠道对糖类的吸收。
这种作用机制与临床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类似,但源自天然成分,理论上副作用更小。
3.保护胰岛β细胞
铁棍山药中的活性成分能保护胰岛β细胞,减少氧化应激损伤。
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常因长期高血糖和氧化应激而受损,山药的这一作用有助于保护胰岛功能。
四、铁棍山药与常见降糖药物的比较
铁棍山药与常规降糖药相比,各有优劣。常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、胰岛素等作用机制直接,起效快速,降糖效果强劲。
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经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,效果具有可预测性。
然而,这些药物也存在一定副作用,如低血糖风险、胃肠道反应等。
相比之下,铁棍山药作用更为温和,适合长期调理。
研究表明,山药多糖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修复,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。
更重要的是,山药具有多靶点作用特点,不仅能降血糖,还能改善血脂代谢、增强免疫力、抗氧化,这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。
五、铁棍山药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
随着对铁棍山药降糖作用认识的深入,各类山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也日益增多。
研究表明,以山药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。一项关于山药饼干的研发显示,添加22.3%山药粉的饼干总酚含量显著提高,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也明显增强。
在临床应用中,山药特别适合脾虚气弱的糖尿病患者。
在中医理论中,这类患者常表现为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而山药既能降糖又能健脾,实现双重调理。
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吕沛宛建议:“糖尿病患者适量吃山药没问题,山药的升糖指数并不高,而且富含膳食纤维,对控制血糖反而有益。”
对于胃肠敏感人群,建议选择铁棍山药,因其更易消化吸收。
六、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
要充分发挥铁棍山药的降糖效果,正确的食用方法至关重要。
烹饪方法会直接影响山药的降糖效果。研究表明,山药在蒸煮后,其有效成分的活性会有所保留,而过度烹饪可能导致营养成分流失。
因此,建议采用蒸、煮、炖等温和的烹饪方式,避免油炸或与高糖食材搭配。
实验室中的数据分析表明,铁棍山药在多项品质指标上评分最高,其含有的尿囊素、薯蓣皂苷和特定氨基酸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,保护胰岛β细胞。
尽管如此,专家们依旧保持谨慎。山药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膳食选择,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。
对糖尿病患者而言,在科学用药基础上,将铁棍山药纳入日常饮食,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。
参考文献
[1]Chen X, Wang L, Li S.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ypoglycemic active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hinese yam. Sci Rep. 2025;15:7824.
[2]Yang Q, Zhang H, Wang K.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characteristic fruit and vegetable bioactivity ingredients on diabetes. Acta Agric Boreali-Sin. 2023;38(S1):1-8.
[3]Sari DP, Wijaya CH, Putri SP. Formulation,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, antioxidant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Morinda citrifolia L. extract-fortified purple yam (Dioscorea alata) cookies. Food Chem. 2025;437(Pt 2):137984.
[4]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. Chinese yam natural medicine. Xiaotangshan Hospital Website. 2022. Accessed October 28, 2025.
[5]Liu J, Zhang H, Li X.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hinese ya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. J Zhejiang Chin Med Univ. 2010;34(1):135-138.
[6]Huang H, Lu W, Hu X, et al. The impact of whole grains consumption on metabolic health: 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-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Food Funct. 2025;16(10):1-15.
[7]Henan Daily. Frost descent arrival, the fragrance of Chinese yam. Henan Daily. October 23, 2025:04.
黎怡生(久健本康编辑部)